米其林、固特异、住友橡胶等多家头部外资轮胎企业已于近日六发布2024年财报。销售额下滑成为了这些轮胎企业的共同“痛点”。
虽然依靠数百年累积下来的品牌实力,外资轮胎企业还是拿到了更高的收益,但是品牌力对业绩的带动能力显然kaiyun手机网 开云登录网址正在减弱。
2024年,7家外资轮胎企业的年销售额为4978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下滑1.76%。欧美轮胎企业的销售额下滑抵消了亚洲轮胎企业2024年的销售增长。
锦湖轮胎是目前发布财报的轮胎企业中,销售额增速最快的轮胎企业,2024年,锦湖轮胎实现全年收入45381亿韩元(2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
虽然同样都属于亚洲轮胎企业,但是日本轮胎制造商住友橡胶并没有表现出强势的销售额增长。虽然2024年其销售额较前一年增长了2.9%,但是这一成绩更多得益于日元汇率升值带来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在日本本土、美洲、和亚洲市场都遭遇了一定程度的销量下滑。
不过欧洲轮胎企业也不是全都表现糟糕,诺记在2024年实现了销售额同比近10%的增长。2022年到2023年,诺记因俄罗斯产能的撤出,导致对欧洲市场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业绩明显下滑。2024年,随着产能逐步恢复,以及诺抓住了市场全季胎销售走强的机会,诺记逐步恢复了过去的实力。
不过,这些轮胎企业的增长,并没有完全抵消掉两大全球轮胎巨头的强势。毕竟,米其林和固特异都是销售榜单上千亿级规模的“巨无霸”,他们哪怕只是经历1%的销售额波动,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场飓风。
而两家轮胎企业在2024年的销售额降幅远远超过了1%。事实上,两家轮胎企业均较前一年的销售额下跌超过80亿人民币。
不过即使遭遇下跌,以两家轮胎企业目前的销售规模来看,至少未来5年,轮胎行业的前三格局都很难被撼动,很难发生改变。折合成人民币计算,2024年米其林的营收达到了2070亿人民币,固特异收入达到了1374亿人民币。
2024年的经营环境,亚洲高质价比轮胎大量吞噬全球市场份额,确实对叱咤轮胎市场数十年的轮胎巨头们造成了冲击,但轮胎巨头们所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18寸以上高端轮胎市场的高占比也绝对不是还在“进击中”的轮胎企业所能消除掉的。
2024年,7家外资轮胎企业的营业利润达到了522.4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长10%。锦湖轮胎依旧是利润涨幅中最亮眼的企业,同比增长90%。
固特异在转型计划“固特异前进”的实施下,通过剥离业务,关闭低运转效率等降本增效手段实现了利润的扭亏为盈。2024年其营业利润超过了70亿人民币。
米其林仍旧依靠18英寸及以上的高价值轮胎和高端卡车车队服务、矿业轮胎和飞机轮胎保持了较高的营业利润率——12.5%,全年营业利润超过了258亿人民币,米其林的盈利能力依旧傲然于全球轮胎企业。尤其是在乘用车轮胎市场,依靠18英寸及以上的轮胎销量65%的高占比,米其林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13.1%。
不过说到营业利润率,那就不得提到韩泰2024年的利润表现,2024年,韩泰的营业利润达到了88.65亿人民币。虽然在销售额上离全球排名第三的固特异和全球第五的住友橡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利润几乎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老牌巨头——与固特异的营业利润相差只有不到20亿人民币,超出了住友橡胶近一倍。
2024年,韩泰轮胎的营业利润率超过了18%,是截至目前营业利润率表现最佳的外资轮胎企业。能够实现如此之高的营业利润率,韩泰实施多年的大尺寸轮胎策略功不可没。2024年,韩泰18英寸轮胎在其总销售占比上升至46.5%,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韩泰在中国轮胎市场的大尺寸轮胎表现最佳,综合前4个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市场韩泰大尺寸轮胎销售占比平均达到了65%。纵观2024年中国三大国际车展,韩泰的配套份额位列韩国胎企之首。大众、宝马、比亚迪等全球知名车企的19寸和20寸的轮胎配套任务很多牵手了韩泰轮胎。
在韩国本土市场,韩泰的18寸及以上的大尺寸轮胎销售占比约为57%;北美市场约为55%;欧洲市场约为37%。
韩泰在欧洲市场大尺寸销售占比份额较低的一部分原因是当地大尺寸份额竞争激烈,米其林、德国马牌、倍耐力三大欧洲本土品牌固有的市场份额难以撼动;另一方面,欧洲汽车主机厂自身销量的下滑,以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销量下滑,也影响了韩泰在欧洲大尺寸配套市场的表现。
毕竟,乘用车轮胎替换周期在3到5年,目前大尺寸销售最大的市场仍是配套市场和部分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因此欧洲主机厂汽车销量降低,以及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轮胎企业的大尺寸轮胎销售。
虽然目前多数中国上市轮胎企业还未发布正式年报,但是从各家企业的预财报来看,2024年中国轮胎企业的利润情况仍是可圈可点。
森麒麟$森麒麟(SZ002984)$预计2024年全年净利润将实现21亿元到23.6亿元,同比增长53.45%至72.45%,通用股份$通用股份(SH601500)$预计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85%-131%。而在上文图表中出现的中策橡胶,有消息称,2024年其净利润可能在37亿到39亿之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因为原材料成本猛增,中国轮胎企业的盈利增长开始江苏,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盈利能力的下滑。目前,中国轮胎企业利润对于成本价格的依赖仍然不小,这也意味着中国轮胎产品目前的溢价能力和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依旧有待提升。
不少轮胎企业对2025年的销售预期非常谨慎。米其林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市场才会有所恢复。而固特异则表示还会继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来巩固现金流表现。
亚洲轮胎企业普遍较为乐观,韩泰计划在2025年将大尺寸轮胎销售比例提升到50%以上;锦湖轮胎也将持续加强与双星的协同发展,持续打造高附加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