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轮胎业警报!7月出口暴跌78%利润大蒸发好日子到头|开云网站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轮胎业警报!7月出口暴跌78%利润大蒸发好日子到头
2025-07-28

  2025年,中国轮胎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印钞机”般的海外市场如今变成危机四伏的战场,国际品牌的降价攻势更是将国产轮胎企业逼入绝境。山东轮胎厂老板老张的苦笑,只是这残酷现实的一个缩影:“去年这时候,货还没下生产线就被订光了。今年?降价都卖不动!”

  这场由国际品牌引发的价格战,其凶猛程度远超想象。米其林404款产品集体降价,倍耐力单胎狂砍290元,固特异更祭出“降445元 送补贴”的组合拳,直接将国产轮胎的价格底线击穿。 河南汽修店老板老李无奈地翻着进货单:“米其林降价后比国产旗舰还便宜,顾客全跑去换洋牌子了!” 面对这波价格冲击,国产轮胎企业被迫断臂求生,山东厂商率先打响价格战,205/55R16规格批发价跌破100元大关,全钢胎价格也跌破750元/条,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成本20%。 风神轮胎业务员小王忧心忡忡地算着账:“一条胎赚不到10块钱,可不生产的话,渠道马上就被别人占了!”

  价格战的冲击波迅速传导到渠道端,中小经销商首当其冲。河北经销商老陈仓库积压5000条轮胎,已亏损35万元:“轮胎半个月贬一次值,卖得越快赔得越多!” 为了回笼资金,代理商不惜亏本甩货,电商平台上甚至出现售价低于进货价的乱象。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90天,是健康值的1.5倍。石家庄轮胎店老板指着账本苦笑:“米其林降价后毛利只剩5%,再不搞保养服务,下月就得关店!” 厂家为清库存逼经销商赊销,门店为周转再延长账期,恶性循环已形成,坏账率飙升5倍,电商低价窜货更冲击实体店,同一规格轮胎价差高达30%,消费者信任度急剧下降。 某头部品牌省级代理仓库积压价值800万元的轮胎,这预示着行业血液——现金流——正在迅速枯竭。

  海关总署的数据更是为这惨淡的局面雪上加霜:2025年6月,中国汽车轮胎出口量同比暴跌7.8%,新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额蒸发138亿元,即使上半年整体出口量仍有4.5%增长,也掩盖不了单月暴跌的严峻现实。 曾经风光无限的海外市场,如今已变成雷区密布的战场。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40%关税,精准打击中国轮胎企业的“海外跳板”,泰国、越南工厂70%产能由中国资本控制,其出口美国的通道几乎被封死。欧盟也同步“补刀”:5月启动对中国乘用车轮胎反倾销调查,加上此前对卡客车胎最高62%的反倾销税,欧美两大市场对中国轮胎大门紧闭。 一条出口欧美的全钢胎,刨去运费和关税后利润只剩10元,东南亚本土轮胎厂凭借零关税疯狂抢单,中国轮胎的全球份额从35%猛跌至28%。一位外贸经理无奈地感叹:“以前出口像印钞,现在像割肉。”

  中策橡胶、风神轮胎等行业巨头的半年报预告更是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开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了中国轮胎业的伤疤:中策橡胶上半年营收增长13%,净利润却暴跌11%;风神轮胎利润缩水60%,只剩9000万;青岛双星直接亏损1.9亿元;通用股份净利润蒸发79%;行业前十企业总利润同比减少21亿元。 产能过剩的恶果终于爆发。2024年疯狂扩产的50家企业,新增3.3亿条产能砸向市场,而国内需求却萎缩:商用车销量跌32%,新能源车替换周期延长,重卡轮胎8个月才换一次。 山东东营的工厂流水线昼夜不停,仓库轮胎堆到天花板,产能利用率却不足60%。 成本压力更是雪上加霜:天然胶价格年内暴涨31%,吞噬了原材料下跌的红利;新建工厂产能未释放,折旧成本却持续蚕食利润,青岛双星因此多亏数千万元。“大家都在赌,看谁先倒下。”一位厂长的话道出了行业面临的囚徒困境。 中国轮胎年产能已突破9.2亿条,超出实际需求2.7亿条,相当于9000万辆车全年不换胎也能过剩。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结构性矛盾:65%产能扎堆中低端市场,半钢胎前十企业市占率仅42%,高端新能源轮胎占比不足10%。

  走进山东广饶轮胎产业带,34家工厂的机器轰鸣声掩盖不住产业链上下游的焦虑。全国25%的轮胎产能聚集于此,仓库爆仓照片在业内疯传,滞销轮胎填满停车场,甚至堆到厂区绿化带。 老张的苦笑,老李的无奈,老陈的亏损,小王的忧虑,都只是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轮胎业的一个个缩影,预示着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