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因地制宜居民足足讨论大半年后在这里建成“生境花园”|开云网站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因地制宜居民足足讨论大半年后在这里建成“生境花园”
2024-04-20

  去年此时,朱士明还没听过生境花园这个词;现在,他成了楼下生境花园负责后期维护保养的居民代表。朱士明是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凉五居民区的老土地,在这住了20来年。最近,小区里面积约700平方米的生境花园——凉城美境—凉五园建成开园,退休的朱士明也忙了起来。

  凉城美境—凉五园,是凉城新村街道打造的首个生境花园,被列入《复旦-凉五社区低碳社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生境花园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类特殊载体,上海第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社区生境花园在2019年建成。此后,这一模式被复制到多个小区、商圈。

  ‘凉城美境—凉五园’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实践是通过在几近废弃的小花园基础上调整植被,种植本土植物、吸引本土动物,形成昆虫之岛、草药之岛、科普之岛、 休憩之岛等多个功能区,打造兼具新能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观察和植物培栽互动的低碳环保花园。由于凉五居民区是老小区,生境花园紧贴着居民楼,听取周边居民意见、获得居民支持尤为关键,虽然改造只花了一两个月,但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见征询花了大半年。

  在筹备建造生境花园前期,负责建设的辖区单位设计师便拉了个居民交流群,鼓励大家把看到的听到的好做法发进群里供参考,讨论他山之石,更说出顾虑。

  朱士明记得,生境花园的最初设计方案里有片池塘。但有居民去其他生境花园实地走访后发现,那些池塘是借了周边有河道的光。对于缺乏源头活水的凉五居民区而言,池塘的水都是死水,没多久就会出现发臭、生虫等问题。还有居民提出,小区里老人、孩子多,池塘存在安全隐患。最终,设计师删去了看起来很美的池塘,取而代之的,是居民提议增加的蔬菜园、草药园,方便城里孩子体验田间地头的快乐。这里还悉心打造了昆虫屋、蝶园,吸引昆虫、鸟类落地花园休憩。

  有底楼居民担心,花园建成后,浇水、淤泥等会造成一楼外墙渗水。设计师便在花园与一楼外墙间加了条暗渠,还沿途种植了迷迭香、薄荷等驱虫草,以更生态环保的方式为居民解除后顾之忧。

  与一些推崇秘境功能的生境花园相比,坐落于居民区C位的凉城美境—凉五园,更关注生境、体验、休憩三大功能的结合。在花园中,设有不少户外桌椅,方便居民在此休息、聊天。居民区毗邻小学,这里便定期组织孩子们来写生,并把大家画下的花草做成科普传书,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本土植物的名称、结构、功能等。

因地制宜居民足足讨论大半年后在这里建成“生境花园”(图1)

因地制宜居民足足讨论大半年后在这里建成“生境花园”(图2)

  此外,这处生境花园还将日常使用与环保低碳理念深度融合:原本花园中的阳光房和新安装的路灯,都搭载了太阳能光伏板,支撑照明所需,降低社区运维成本,也让居民们看到可再生能源在身边的应用;一套雨水净化装置,让户外花草能享受更安全的雨露滋润,社区里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的孩子们还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作了简易的雨水净化装置放入,在玩乐中融入生态、环保知识;花园中本来废弃的轮胎,经过包装成了轮胎花坛……

  朱士明说,生境花园开放前,居民们已讨论出了自治公约,包括不破坏植被、不带宠物入园等。平日里,看到不文明现象,大家也会主动劝阻。

  通过将‘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生境花园’养护运维项目化、活动化,提高居民参与度,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复旦-凉五社区实际的低碳发展之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街道将发展更多志愿者,特别是邀请会侍弄花草的行家里手加盟生境花园的后期保养,让这里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并探索建立运维资金池,如通过街道商会支持、开展碳汇林居民认养工程等,让小花园的发展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