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我对迪子最大不满就是老背刺但想到合资车被打趴也就算了|开云网站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我对迪子最大不满就是老背刺但想到合资车被打趴也就算了
2025-03-04

  在2021年元旦提了一辆比亚迪汉以后,2025年元旦又入手了一辆宋L,4年时间,经我推荐,或者受我影响,身边购买迪子车的亲友同事,也有好几个(当然,他们只是咨询了我的意见,最终会不会买车,主要还是靠迪子本身)

  省钱方面,4年下来最主要花费就是保险,一共花了差不多2万。然后是换了2条轮胎,换了一个轮毂,这个要稍微吐槽一下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迪子售后,轮毂裂口子,非说是我自己驾驶撞击导致,我据理力争说撞击的话,轮毂都裂了,为啥轮胎反而没事?

  反正这个轮毂到底怎么破裂,我是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是自费更换。

  其它就是正常保养,前6次免费,最近一次更换了刹车液,下次还得更换发动机冷却液,合起来2000多吧

  最后就是充电费用,4年下来不超过2000,主要就是外出充电花钱,家充几近于无,还可以经常薅羊毛。

  总结下来,4年除了保险,累计花费不到1万,开了差不多8万公里,除了上面说的情况,平常基本上没有任何毛病,所以确实是省心省钱。

  相比起油车来说,8万公里加油也得花5、6万了吧,传统油车发动机各种大保养,换这个换那个,这些花费至少也得上万,因此电动车真的划算多了。。

  当然,其它品牌电动车是不是也都这么省心省钱,我不是车主就没啥发言权了。但是迪子这4年下来卖了差不多1000万辆,实打实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所以买迪子的车也算是一种放心。毕竟这么多人买,这么多保有量,本身也是一种保障。

  另外,迪子所有车系里面,汉的颜值确实最能打,当年我是一眼看中了红色,侧面尤其好看。这张在云南香格里拉纳帕海附近拍的照片,很有代表性。

  当年这款汉,是国产汽车首次冲击20万量级旗舰产品,并且成功站稳脚跟。在2021年那会基本稳定在每月销量2万左右,给国产车很大希望。

  结果到了2023年,提车2年不到,汉的冠军版上市,大打价格战,2年不到,我这款车到手价就从27万降到了23万

  到现在,我这款车售价已经下探到了19万左右。同样配置,甚至配置还更高了,底盘五连杆还升级了,最早是油电混合底盘,现在也都是纯电3.0,内饰,音响,香氛,抑菌模块......方方面面的细节,都有提升,价格比当年我入手的时候,差不多降了10万。

  虽然都知道汽车就是个消费品,到手就贬值,大多数人根本就不考虑保值这个说法。但是这种降价幅度,还是让老车主们有点过于心酸了。

  尤其是那种刚买,没几个月就来一波降价,1年就来一波大降价,心理确实有点膈应。

  就比如我新买的这个宋L,之前是怕2025年上海不送免费车牌了,所以赶在年前下定,没想到1月份就直接来个最高5000保险补贴,算是变相降价,就是晚出手一个月而已。因为众所周知,12月份是销量最高,1月份传统淡季,所以就促销了。

  你说比亚迪这么持之以恒背刺老车主,难道不会寒了老车主的心?失去一波消费者?

  但是吧,比亚迪是这么想的,新买了车的消费者,一般3、5年之内都不会换车了,换句话说他反正也不会是潜在消费者了,所以根本不用理会,倒是潜在的其他消费者群体,才需要好好巴结啊。背刺老车主,得罪最多几百万消费者,但是潜在的几千万消费者还在观望啊,孰轻孰重?

  更不用说,等3、5年以后,之前老车主想换车了,对比下来,还是迪子性价比最高,他还是绕不过。还是要考虑迪子新车。

  背刺了,也就顶多抱怨几句,过几年就是另外一番情况了。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先抢占市场要紧啊。

  以前,传统B级轿车销量比较好的那几款,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别克君威,本田雅阁,日产天籁....都是20多万,属于BBA34C系列之下,10多万入门轿车之上,大多数消费者主要选择轿车类型。

  以凯美瑞为例,2019年售价还是26万左右,和我买的汉中配一个档次,配置比汉差多了,空间也偏小,就是有点合资品牌溢价,所以才卖那么贵。

  这也是多年以来,汽车市场形成的某种思维惯性。大家就是认合资品牌,国产车就是廉价车代名词。

  但经过比亚迪汉这么几年价格战,现在凯美瑞售价怎么样了?2024年第九代凯美瑞指导价17万起,实际售价已经只要15万左右。

  甚至一度传出凯美瑞12万起步,当然这个主要是营销噱头。要满足很多限定条件,实际上线万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