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汽车后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主机厂、4S店以及众多修理厂在这场抢客大战中各显神通,试图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争夺更大的份额。
一方面,需求端显著疲软。近期有不少修理厂反馈,节后的事故车业务在2月份都修完了,3月份门店空荡荡,生意比往年冷清太多。
一位汽车博主走访多家不同品牌4S店后发现,三月份来店维修、保养的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售后的进场台次和产值均有所下降。
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uploads/allimg/20250330/1-2503301FZ52G.jpg width=600 />
另一方面,主机厂、4S店、头部汽服连锁等纷纷在售后端祭出“杀招”,借助质保政策等手段强行锁定客户资源。
2025年,车市再度掀起“终身质保战”,与以往新能源车企主打的“三电超长质保”有所不同,此次燃油车企作为发起方,其在质保范围和权限设定上更为激进。
以奇瑞为例,该车企不仅提供整车终身质保,还将质保范围从以往的动力总成相关部分扩展至全车,并且覆盖全系车型以及官方二手车体系。
一汽大众则推出了原装备件终身质保服务,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只要车主从官方渠道购买原厂备件,若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维修或更换,一汽大众将承担服务范围内的全部费用。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还推出了“一口价”模式,以应对新能源车企的价格竞争。然而,这种“一口价”模式对车主的吸引力还有待时间检验,对4S店的影响却已立竿见影。
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城市消费水平的差异,经销商的处境各不相同,“一口价”模式未必能拯救弱势经销商,反而可能使原本盈利的经销商陷入亏损。
例如,问界将目光瞄准售后服务领域,推出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服务措施:漆面维修提供终身质保,基础保养承诺不超45分钟且超时免单,质量维修若超24小时则提供代步车或补贴,配件方面更是做出假一赔十的保证。
这些服务举措如同尖刀一般,直击传统4S店的核心利益。当然,传统车企主导的售后服务升级也在进行中。
一汽奥迪带头做出了改变,推出60分钟快速保养、8小时钣喷快修、20公里免费取送车和7×24小时救援等8大承诺,提升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看到,“油电之争”已经从卷售前价格,到卷车辆质保,再到卷售后服务,而车企内卷的共同目标都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是将用户圈在自己构建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圈内。
兔师傅、途虎等企业相继推出最高可保10年的动力总成保,旨在锁定车主的保养服务。中鑫之宝随后推出“精准保养,终身质保”政策。
同年,天猫养车将“保养宝和轮胎宝”升级为“省心保养宝”和“省心轮胎宝”,扩大了质保涵盖的品牌范围和项目。
这轮质保潮主要聚焦在小保养业务。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汽后大连锁在该业务上的定价权和线年,整个售后市场增长受限,行业陷入极度内卷。轮胎业务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其实,早在2008年,小拇指就推出了油漆终身质保服务,并依靠油漆优势为后来的多次转型奠定了基础。
抢客大战正酣,其根源在于行业需求有限而供给过剩。供需错位之下,有限的车主需求难以支撑起3万家4S店和40多万家修理厂的生存与发展。
而确保经销商售后盈利是稳定渠道的关键所在,毕竟主机厂也需要靠他们销售配件获利。
新能源主机厂已经通过三电质保锁定了部分客户,如今燃油车企又发起新一轮的锁客攻势,这使得保住客户的难度显著增加。
对于单个4S店和汽服单店而言,这场售后用户的争夺战将是一场漫长且残酷的战役,究竟会有多少门店在这场大战中被淘汰,目前尚未可知。